学校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校友之窗 >> 校友风采 >> 正文

孙友松:筚路蓝缕创“业”史

2016/05/31 11:20:58人浏览

孙友松,1944年生,湖北建始县人。1962年-1968年,就读华中工学院锻压专业。1968-1978年分配至山东菏泽县农机修造厂,任工人、技术员。1978-1981年回华中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,1981年7月,分配至广东机械学院任教。1984年-1994年,历任广东机械学院机械系副主任、主任、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、副院长等职。1995-2005年,任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。现任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
十年磨炼只等“闲”

1962年,正值青春年少的孙友松被华中工学院锻压专业录取,1966—1968年文革,学校停课, 1968年他从华中工学院毕业,被分配到了山东菏泽的农机厂,在农机厂一干就是十年。

十年间孙友松并没有停止专业课的学习,理论和实践的磨合,使他的水平提升得更快,工作期间,他自行完成了“气缸盖半自动流水线”和“农用拖车冲压模具”的设计。孙友松在锻工车间苦练打铁,上班前在工厂门口的木桩上抡100次大锤,吃苦耐劳、踏实肯干、与工人打成一片,得到工人师傅的认可, 1976年他被评为地区先进工作者。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令他兴奋不已,早有准备的孙友松于1978年顺利考取了华中工学院的研究生。1981年,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硕士生,他被分配到了广东机械学院任教。

“当时和我一起到校工作的研究生还有有黎沃光、周展怀两人,我们三个都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研究生,经历了文革的磨难,憧憬着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,一心想为四化事业贡献力量。我们坚信教学条件和生活方面的困难都是暂时的,都能克服,来了就要把工作做好,将我们的所学倾囊相授。全校师生和我们一样,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、气馁。越是艰苦,越能磨炼人;越是艰苦,越要干出成绩来。”孙友松自豪而坚定地说道。

“愚公”精神沥苦为甘

广东机械学院是在一所中专学校的基础上于1978年“戴帽”升格的。基础薄弱,条件艰苦。学校总共200亩地,大部分还是山包。 “办学经费十分困难,但学校领导认为,没有一个体育场就不像一所大学,仍然拨出一笔巨资,硬是将学校南边一座小山挖平,改造成体育场。”“生活条件也很苦,学生8人或者10人一间宿舍。每逢暴雨季节,学生和教工宿舍还会遭遇山体滑坡的危险。最困难的是供水不足,下午下课后,学生们提着水桶到山下找水,教工宿舍有一个池子,晚上拧开水龙头,积攒露水似的水滴,算是一天的用水,洗脸、洗澡、做饭、冲厕所都靠它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师生都勇于克服、毫无怨言,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,就是当时师生的写照,变困难为垫脚石。”

“我刚来的时候住在广州的岳父家里,7口人挤在一间20平米的屋子里。每天早上骑1个多小时的单车或者转几次大巴才能到学校。后来学校好歹“解决”了住宿,那也是非常可怜:楼梯拐角的工具间,两家人挤一间学生宿舍。后来有幸分到一个8.5平方米的单间,摆上一张双人学生床,女儿睡下铺,我睡上铺,由于房间矮,坐起来只能弯着腰。爱人则仍住娘家,过起‘一地分居’的生活。直到1987年去美国威斯康辛-麦迪逊大学做访问学者前夕,才搬进8号楼一套两室一厅的老房子里。虽然房子质量不好,地板是预制板搭成的,拖地不能多用水,否则会殃及楼下。但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,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。”孙友松的脸上满是乐观。

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,广东机械学院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,老师严格要求,学生努力学习。虽然学生入学成绩不高,但历年的四级英语通过率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。在“先天”严重不足的条件下,1991年省属院校教学水平评估,广东机械学院获得二等奖。“毕业设计期间,老师整天与学生泡在一起,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,不光白天,吃完晚饭还往教室跑,很多骨干教师都来自华中工学院等国内重点大学,学术水平高,教学经验丰富,教学认真,要求严格。不少学生毕业后成为社会精英,如82届的孙雄,毕业不久就被评为“深圳十大杰出青年”,现已成为成功的企业家。82届的叶邦彦,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84届的林积和梁彦,分别任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和广东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。”

高瞻远瞩办专业

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,广东制造业迅猛发展,模具设计和制造类人才倍受企业的青睐,而广东现有的锻压、铸造等成型加工类人才,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,旧的专业设置已经滞后。

1986年,学院领导瞅准时机,抓住机遇,决定创办模具专业。时任机械系副主任的孙友松教授受命主持专业的组建工作。他带领教研室的曾湘云、何建文、陈璞等老师,调研企业,了解企业需求;分析广东的学科布局,获悉当时只有华工开有类似专业,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。学院的领导还有教研室的老师多次开会,确定办学特色和专业方向。筹建工作紧张忙碌又充满期待,跑机关、打报告、办手续,机械厅、高教局、经贸委、纪委等部门都留下了老师们急切的身影。1988年,模具专业正式招生,第一届招收的是大专生,199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,1991年,招生规模由原来的1个班增至2个班,1995年合校调整后于2000年成立材料与能源学院,专业名称按教育部目录定为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”,2003年扩招至3个班,2005年-2008年又继续扩招到6个班, 2009年开始将招生规模控制在4个班。

“学校办学要服务社会,广泛开展产学研,带动学科快速发展。”模具专业先后与广电集团林仕豪模具有限公司(现更名为东洋集团)、盛都模具公司、怀集登云汽车配件有限股份公司、广东锻压机床厂等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,成立了产学研基地或联合实验室,建立了专业奖学金。近十年来与企业合作完成了各种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,总经费超过2000万。2013年申报成功省工程中心,并与企业联合申报成功省重点实验室。

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(模具专业)是国家级特色专业,广东省名牌专业、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目前还开设了卓越工程师班。

四方“化缘”育人才

创办一个专业难,办好一个专业更难。专业初办,买不到合适的教材,老师们就用“剪刀加浆糊”的办法,摘选、复印、整合,将“组装”的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。没有实验设备,老师们各展其能深入工厂去攻关,磨嘴皮、跑车间、谈合作,将深圳粤宝、广州邮电器材厂的压力机、雕刻机、模具等大物件“化缘”到学院的实验室,在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拥有了基本的实验条件。有了基本的教学设备,可以给学生实例授课,开展教学研究。

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更为重要的办学条件。学院采取“引进来、送出去”的策略,从吉林工业大学、清华大学、重庆理工大学、广州机床研究所等引进了万胜狄教授、阳林博士、张鹏教授、陈绮丽高工等,他们先后担任教研室(系)主任,为专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;又把学院原有的老师如黄诗君、肖小亭分别送到华中科技大学、莫斯科工业大学学习深造,使模具专业的师资水平不断提升。2005年,模具专业的部分老师参与了9本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,既提升了教师的水平,又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和学校的影响力,例如《材料成形设备》、《挤压工具及模具设计》、《模具制造工艺》等目前仍是全国通用的教科书。

模具专业创办伊始就目标明确,“在专业方向上要适应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,扩宽专业面,以金属和塑料成型为主,兼顾其它成型技术;学科特色上要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,实现传统技术的信息化改造;培养目标上要面向广东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,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。我们的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,有些做出不错的成绩,像93级的曾旭钊已成为巨轮模具公司副总经理,总工程师,全国劳动模范, 2011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”孙友松对此深感自豪。

(本文转自校报200期第4版)